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板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山东板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分为哪三部分?
对山东内部地缘格局塑造作用最大的地理单元,是著名的泰沂山脉。这座马蹄形的山脉,位于现代山东的正中央,让山东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正好位于山脉的周边。再加上一些河流的阻隔,差不多就把山东划分成了三个主要的部分。
山东丘陵站在中间
把山东分为了西北、西南、胶东三大区域
这个地理区分在政治上最明显的时代,还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山东地区。由周王室的大功臣姜子牙后代执掌的齐国、周公后代统治的鲁国、和东夷蛮族活动的胶东地区,是那个时候山东最重要的地理单元。放在现代,这也正是山东最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鲁西北、鲁西南和胶东。
战国七雄,各有各必须克服的难关
如秦必须拿下魏国控制的河东
而齐必须吞并丘陵对面的鲁国
而齐国、鲁国和东夷人所选择的都城,也正好能够用来反应山东这三个地区的地缘中心。
齐国故都是临淄,大概位置是今天的淄博市北。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都城,齐国人有着自己的考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临淄正好位于齐国势力范围的中心。按照地理中心的定位去选择中心城市,在一个平原地区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
而鲁国的首都,也是今天在山东省对外宣传的时候经常被拿出来说事的城市,是曲阜。观察鲁国的势力范围,会发现曲阜也正好位于鲁西南的中心。
曲阜正南门清乾隆皇帝御笔"万仞宫墙"
曲阜和临淄这两座城市的连线中点,也正是春秋时期重要的人造地缘分割线——齐鲁长城。当然,齐鲁长城尽管是由政治划分而人造的设施,却并非没有自己的自然地理基础。
而今天山东的东部,则是另一片天地。已经奄有四海的周王朝,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控制山东。他们只是把东夷人赶到了胶东半岛上,而无法尽数消灭,或者将其快速汉化。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要将能征善战的姜太公后裔和代表王室权威的周公后裔分封在山东西部的原因。周王室希望这两家能够凭借军事能力和王室正统弹压距离最近的蛮夷部落。
初来乍到的齐鲁
在山东地界上也只能算不大不小的势力
来自中央之国的教化,并非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在山东东部的这些蛮夷,也因为地理距离上的亲疏远近而产生了一些割裂。最靠近鲁国的沂水、沭河流域,就出现了有明显汉化痕迹的莒国。虽然接受周礼还不完全,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分封国,这里毕竟还是和真正的蛮夷有了一些区别。
一山之隔
鲁南的泗水、沂水、沭水与淮河一道组成了另一个江河世界
山东省按照地形来分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鲁中南地区,这里包括省会城市济南,这里属于是山地区域,二是胶东地区,这里是沿海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城市,这里属于丘陵区域,再就是鲁西北地区,这一大片有聊城德州平阴等城市,这片属于平原地段。
鲁中地域、胶潍地域、登莱地域、鲁西北地域和鲁西南地域。 鲁西北地域以黄河与鲁中地域为界。区划上大致包括聊城地区、德州地区全部,滨州地区大部、东营地区北部、济南地区北部。 大致包括: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临清市、禹城市、乐陵市、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沾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板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板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