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制度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制度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会议管理规定中的制度指什么?
会议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证公司职员有一个和谐、通畅、高效的沟通渠道,提升各部门的业务水平,达到信息共享,统一目标,团结协作。
二. 适应部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综合办(人资行政)。
三. 管理规范:
3.1 凡公司例会,各参会部门相关人员需备好与会资料。
3.2 会议中所提议题,须涉及2个(含)以上部门的内容。
3.3 跨部门之间的协调,由部门主管在会下沟通解决;沟通协调实有困难的,须报上一级领导协调处理。
3.4 会议中所提议题,须达成有解决对策、有负责人和完成日期。
3.5 由于人员出差、处理紧急事物或因病不能参会者,须提前向会议主持人员告假。
3.6 未提前告假或未经主持人员获批而缺席者,处罚50元/次。
3.7 会议时间无故迟到者,处罚20元/次。
3.8 会议中不许随意接听电话,必要时,接听时间不超过8秒钟(特殊情况除外),告知对方“会后联系”。
3.9 会议中,各人员手机一律调为静音,***响1次罚款5元。
3.10 会议中,手机调为振动者,不许置放在会议桌上,发出声音者5元/次。
3.11 各例会记录,原则上由综合办(人资行政)完成并分发参会部门主管签收。
3.12 例会时间需变更时,由综合办(人资行政)负责通知各参会部门主管。
3.13 公司例会遵循小会服从大会的原则。
3.14 违反例会制度者,须缴付现金到综合办(人资行政)。
3.15 缴罚之款项,作为管理人员工作拓展活动经费之用。
3.16 未尽事宜,解释权归综合办(人资行政)。
会议管理规定中的制度通常指与会议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1. 会议召开制度:规定召开不同类型会议的程序、条件等。如定期会议、临时会议的召开程序。
2. 会议议程制度:规定会议议程的设置程序、讨论事项的提出方式等。
3. 会议记录制度:规定会议记录的格式、保存期限、查阅方式等。
4. 会议参会制度:规定参会人员的确定方式、请假程序等。
5. 会议表决制度:规定会议表决的程序和通过标准等。
6. 会后责任制度:规定会议决议的执行方式和责任人等。
7. 会议纪律制度:规定参会人员应遵守的纪律和***处理方式。
8. 会议效果评估制度:规定对会议效果的评估方式。
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会议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会议目标的顺利达成。不同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会议管理规定。
本制度适用公司部门级会议的召开,各分公司参照执行。
企业经营过程中,皆需要制定年度总计划、季度计划及月度计划,遇到重大经营路线调整时,更需要各主管领导建言献策进行商榷,完成某件任务常常需要2个部门或以上来合作协调完成,需要会议来指示,并进行分工。
在会议管理规定中,制度指的是设立和实施一系列针对会议管理的具体规章、政策和程序。这些制度旨在规范会议的组织和运行,确保会议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具体而言,制度在会议管理规定中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议组织和安排:制度可能规定了会议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明确谁负责召开会议、确定议题、制定议程以及组织参会人员等。
2. 会议程序和规则:制度可能规定了会议的具体程序和规则,包括议程的制定和调整、发言顺序、决策方式、表决规则等,确保会议进行的有秩序且公正。
3. 会议文件和记录:制度可能规定了会议文件的准备和分发,包括会议通知、议程、备忘录等,以及会议记录的保存和归档方式。
4. 参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可能明确了参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参与讨论、提出建议、表达意见的权利,以及尊重会议决策、保持会议秩序的义务。
5. 会议评估和改进:制度可能规定了会议的评估机制,以及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程序和措施,提高会议的效果和质量。
这些制度的设立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会议的运行,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促进参与者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制度还可以提供参考和指导,方便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会议管理规定,以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制度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制度管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